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厌氧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致细菌死亡。可抑制阿米巴原虫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

1、溶血性贫血。据报道,用甲硝唑治疗3例患者时,用药仅1小时即出现头昏、腰酸、畏寒、全身不适等症状,小便呈红色反应,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处理后方得以缓解,故解释为溶血性贫血。

2、肾损害。临床用甲硝唑治疗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于用药2天和3天后出现全身性皮肤瘙痒和皮疹反应,之后又出现双肾区剧痛症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用药处理后,诸症状依次消失。

3、精神障碍。临床用甲硝唑治疗3例盆腔炎患者时,静脉滴注过程中,曾出现寒战、发冷等症状,之后又出现精神障碍、意识不清、狂叫、小便失禁等症状,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治疗后恢复正常。

4、舌苔剥脱反应。据临床报道,有1例盆腔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20分钟后即感舌尖不适,随之又出现舌部辣感、疼痛,第2天发现舌苔有小块剥脱,诊断为药物过敏所致,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5、脱屑性皮炎。1例患者服用甲硝唑2天后,出现背部和双腿内侧粒状红色丘疹,痒感日甚,并产生受损皮肤脱屑症状。经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得以痊愈,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药物过敏现象。

6、味觉障碍。1例牙周炎患者服用甲硝唑后,第2天即感口炎出现,对酸、甜食物均无分辨能力,停药后又逐渐恢复,当重新给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故证明为甲硝唑所致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