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洫王血塞通软胶囊
理洫王血塞通软胶囊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小鼠耳廓局部微循环障碍的模型和颈动脉采血测定人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方法,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血塞通软胶囊能明显增加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管径,减少血管管径的变化率,抑制血管管径减小(P<0.05),能明显增加血液流速(P<0.05)和毛细血管网的数量(P<0.05)。同时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减少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的粘度值(P<0.05)以及显著减少红细胞电泳的时间(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可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活血化癖的作用明确。本研究为其临床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提供了实验依据。

    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其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本病的发病机理复杂,多认为与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管壁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常采用活血化癖药。血塞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普,具有活血祛癖、通脉活络的功效。临床用于癖血闭脉络证的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症见偏瘫、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赛或不语;心血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证见胸闷、胸痛、心慌、舌紫暗或有癖斑。近年来,亦有众多文献报道血塞通用于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未见足够实验数据支持。现代研究表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与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血塞通软胶囊对微循环和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血塞通软胶囊活血化癖的功效,扩大血塞通软胶囊的适应症,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1、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药物 血塞通软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
1.2 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小鼠,由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滇)2005一0008;健康SD大鼠,由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滇)2005一00080
1.3 主要试剂 鸟来糖(批号:720080917,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批号:1002071,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肝素钠注射液(批号:1004107,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主要仪器 SOUTH990JZ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重庆南方数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WX一9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徐州鑫光光学仪器有限公司);L500型离心机(湖南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 血塞通软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2.1.1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取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 - 22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组(750mg/kg)、血塞通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即80mg /kg, 40mg/kg, 20mg/kg,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倍、10倍和5倍)。各组动物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相同体积的纯水,模型对照组给相同体积的0. 5%叶温溶剂,1次//d,连续7d0
2.1.2 指标观察及评价末 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lg/kg鸟来糖麻醉,耳廓平展于耳托上,涂少量香柏油,汞钨灯照射,WX -9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50 x )观察,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选择流速稳定的微动脉(A)、微静脉(V)各一条,记录其血液流态、毛细血管开放数及血管管径,随即腹腔注射肾上腺素lmg/kg(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5, 10, 20, 30min观察并测定血液流态、毛细血管开放数及血管管径,并按下式计算血管管径的变化率。
2.2 血塞通软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2.1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取健康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 -2208,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司匹林组(11.67mg/kg) ,复方血栓通胶囊组(525 mg/kg)、血塞通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即56mg/kg, 28mg/kg和14mg/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4倍、7倍和3. 5倍)。各组动物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纯水,溶剂对照组灌相同体积0. 5%的叶温溶剂,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各组动物以鸟拉坦按lg/kg的剂量腹腔注射进行麻醉,固定于解剖板上,行颈总动脉插管采血。
2.2.2指标观察及评价将采得血液以肝素抗凝,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以此评价药物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3 统计学 分析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 13. 0统训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one一way ANOVA,方差齐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 T2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实验结果
3.1 血塞通软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3.1.1 对小鼠耳廓血液流态的影响血塞通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0, 40, 20mg/kg)在注射肾上腺素后20,30min能明显抑制血流速度变慢,增加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果见表1.

3.1.2 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的影响 血塞通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0, 40, 20mg/kg)在注射肾上腺素后10,20, 30min能明显增加毛细血管网的数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果见表2。

3.1.3 对小鼠耳廓微血管微动脉管径变化率的影 响注射肾上腺素后,耳廓微动脉管径明显变小,其微血管管径的变化率明显增加。血塞通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0,40, 20mg/kg)在注射肾上腺素后10, 20, 30min能明显减小微动脉管径的变化率、增加微动脉血管管径、抑制血管管径减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训一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1.4 对小鼠耳廓微血管微静脉管径变化率的影响 血塞通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0, 40, 20mg/kg)在注射肾上腺素后30min能明显减小微静脉管径的变化率、增加血管管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训一学意义(P<0. 05)。结果见表4。

3.2 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塞通软胶囊高、中剂量组(66, 28mg/kg)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减少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的粘度值,同时减少红细胞电泳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训一学意义(P<0.05>;血塞通软胶囊低剂量组(14mg/kg)虽然也有降低全血粘度、减少红细胞电泳时间的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训一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均对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微循环是指从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一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组成。微循环对各种致病因素,如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刺激都十分敏感。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可以出现局部或全身性微循环的病理变化。    
    微循环变化是最基本的病理改变,各种典型的病理过程,如水肿、炎症、休克、创伤、肿瘤等都包含有微循环的改变回。而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形规律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血液粘度是一组复合性指标,其高低取决于血液中有形成分和血浆成分量与质的变化。高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增高,说明血液中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降低了红细胞在末梢循环中的通透能力,使循环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注不良;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增高,说明血液中的红细胞容易集聚,形成红细胞聚集体,增加了血液阻力,使血粘度增加。
    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时,造成眼球局部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供血、供氧不足,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壁变薄,渗出增加,形成眼球水肿、炎症,因此,改善其眼球局部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塞通软胶囊能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减轻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局部损害,同时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浓、粘、凝、聚,使红细胞的变形性增加,有利于缓解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时血液的高凝状态,以上可能是其临床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的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