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迄今,各国对艾滋病治疗仍无特效方法。

针对其病情,目前可采用如下四种治疗方法:一是对艾滋病病毒本身起作用;二是对感染艾滋病的人的T淋巴细胞发生作用;三是防止艾滋病患者的免疫机能下降并使其机能恢复;四是对因免疫机能下降而引起的各种感染症的治疗。

AZT(齐多夫定)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被公认的艾滋病治疗的药物。AZT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反转录酶,阻断艾滋病病毒的复制。由于病毒的DNA(遗传物质)与人体细胞的DNA整合在一起,故病毒无法被根除,用药则病毒复制停止,停药又恢复,所以有人提出应长期使用AZT维持量。

最近有报道,一些艾滋病病毒已对AZT产生了抗药性,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但是最近美国也有报告声称:研究出了一种AZT药的改进型DP-AZT。据说这种药物能更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扩散且毒性减半。报告说他们已用DP-AZT在老鼠细胞上做试验,发现此药强于AZT。AZT是指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所需的一种酶的作用,但AZT也侵害骨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此,使用AZT必须是小剂量的。而新药DP-AZT对某些细胞,如骨髓细胞不发生作用,但它对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却能积极进攻。实验已证明AZT的改进型DP-AZT在细胞病毒的培养中,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是更有效的。但专家们认为,这一药物还有待于在动物和艾滋病病人身上进行更多的试验。

英国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对艾滋病治疗的一种新疗法。这种新疗法能杀死HIV病毒,而不引起严重的副作用。这种新闻法已在10名艾滋病患者身上做过试验。科学家从感染者(但无症状)身上抽取血液,并除去血液中的AIDS病毒,但仍保留对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把经过这样处理的血液每日输给艾滋病患者一次。科学家称这种治疗方法为“免疫疗法”。[NextPage]

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将中医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经过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2004年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中成药“唐草片”获得国家批准文号。2004年,中国启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至今已有1万多人接受了治疗。目前,国家和各省市批准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和科研的中成药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20多种,同时初步形成了一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案。这几年科研和临床治疗数据表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抗病毒、恢复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确切的效果。但现在的国际通用的治疗标准是建立在西医抗病毒治疗体系上的,要说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性,必须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

目前用于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治疗药物还很少,可用胸腺素、转移因子或白细胞间介素Ⅱ,但其治疗疗效均是暂时性的。

有关条件性致病菌感染的治疗,目前有以下几种:

(1)卡氏肺囊虫肺炎可选TmpCo和戊双眯,单用或二者合用,均有一定疗效,但条件性感染即使被控制,免疫缺陷也依然存在,仍可以重新感染,因而预后较差。

(2)新型隐球菌感染不论脑、肺感染还是全身性感染,均可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前者毒性和副作用较大,必须由小剂量开始。

(3)细菌感染根据不同细菌及其药敏反应来选用不同的抗生素。对非典型鸟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与抗结核治疗相同,但时间稍长。

(4)病毒性感染无特效药物,主要靠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