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金消结胶囊
红金消结胶囊

    [摘要] 目的: 观察红金消结胶囊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 130 名临床确诊为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三组, 分别予以红金消结胶囊、三苯氧胺、红金消结胶囊+三苯氧胺治疗, 治疗 1 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红金消结胶囊治疗组具有明显的消肿散结止痛效果, 其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三苯氧胺组效果相当, 但三苯氧胺组副作用如阴道出血、脱发、皮肤过敏等较多, 而红金消结胶囊+三苯氧胺组治疗效果最好。 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对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针对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选用红金消结胶囊+三苯氧胺治疗效果更好。

 

    乳腺增生为女性常见病及多发病, 因精神压力、进食含激素类的食物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外在及内在原因, 乳腺增生的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 直接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亦相应增高, 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 130 例, 按随机方法分成三组, 各组之间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中药组43 例, 其中, 已婚 30 例, 未婚 13 例; 年龄 20~46 岁,平均年龄 35.5 岁; 其中, 20~30 岁 9 例, 31~40 岁 20 例, 41~50 岁14 例; 病程最短 2 个月, 最长达 4 年; 双侧乳房肿块 28 例, 单侧乳房肿块 15 例; 肿块最大 5 cm× 4 cm, 最小 0.5 cm× 1 cm。

西药组 40 例, 其中, 已婚 31 例, 未婚 9 例; 年龄 20~48 岁,平均年龄 36.5 岁; 其中, 20~30 岁 8 例, 31~40 岁 22 例, 41~50岁 10 例; 病程最短 4 个月, 最长达 5 年; 双侧乳房肿块 25 例,单侧乳房肿块 15 例; 肿块最大 6 cm× 4 cm , 最小 1 cm× 1 cm。

中西药结合组 47 例, 其中, 已婚 35 例, 未婚 12 例; 年龄25~50 岁, 平均年龄 35.5 岁; 其中, 20~30 岁 7 例, 31~40 岁28 例, 41~50 岁 12 例; 病程最短 6 个月, 最长达 6 年; 双侧乳房肿块 30 例, 单侧乳房肿块 17 例; 肿块最大 7 cm× 4 cm, 最小 1 cm× 1 cm。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经近红外线乳腺诊断、 彩色多普勒检查, 必要时行乳腺穿刺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1.3 疗效评价

    临床治愈: 肿块消失、乳痛消失, 停药后 3 个月不复发。显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 1/2 以上, 乳痛消失。 有效: ①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 1/2, 乳痛减轻; ②肿块缩小 1/2 以上, 乳痛不减轻。 无效: ①肿块不缩小, 或反而增大变硬者; ②单纯乳痛缓解, 而肿块不缩小。 总有效率含有效、显效及治愈率;总显效率是指显效及治愈率。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组 所有患者予以红金消结胶囊口服, 每次 4 粒,每日 3 次, 月经期停用, 1 个月为 1 个疗程, 连用 3 个月, 并嘱患者调情志, 忌辛辣刺激之品。

   1.4.2 西药组 所有患者予以三苯氧胺口服, 每次 10 mg, 每日2 次, 月经期停用, 月经第 5 天开始用至下 1 个月经周期, 1个月为 1 个疗程, 连用 3 个月, 并嘱患者调情志, 忌辛辣刺激之品。

   1.4.3 中西药结合组 所有患者予以红金消结胶囊+三苯氧胺口服, 红金消结胶囊及三苯氧胺用法同上。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4.0 进行统计处理, 三组患者疗效间比较采用 χ 2 检验, 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由表 1 可知, 总显效率、总有效率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组间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同等的治疗效果; 而中药组及西药组分别与中西药结合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中药或西药组。

 

    3、 讨论

   红金消结胶囊为云南彝族密药, 以平和阴阳、疏利气血、温补脾肾作为治本之则, 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炎止痛作为治标之则。 现有的研究报道, 组方中的鼠妇[1]用于肝癌晚期的止痛, 作用持久性优于杜冷丁, 并经动物实验证明。 香附能抑制组织内单胺氧化酶活力, 抑制胶原纤维的形成, 从而促进乳腺增生及纤维的吸收, 另香附 [2]已被证实具有雌激素样的作用, 为植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是一种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化合物, 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避免纯激素类药物导致体内内分泌失衡, 从而对由于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失调导致的乳腺增生具有治疗作用。 八角莲[3]除了具有很强的消炎、抗菌和活血功效外, 其含有的鬼臼毒素等芳香四氢萘类木脂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为抗癌药 VP16 的原料;金荞麦[4, 5]除了具有较强的抗菌、活血功效外, 其根茎中的有效成分是一类原花色素的缩合性单宁混合物, 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肺转移和侵袭的作用; 具有“ 南国明珠”美誉的三七[6]其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神奇功效逐渐得到公认。 降低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 ER( 雌激素) 、PR( 孕激素受体) 明显降低。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中药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治疗妇科激素依赖性疾病的。 ①降低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ER( 雌激素) 、PR( 孕激素受体) 明显降低。 ②通过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能很好地改善人的免疫系统。 ③对有关基因及生长因子的影响: 减弱乳腺组织中的 PCNA(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达, 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也能降低 BC1- 2 的表达, 从而解除了 BC1- 2 对导管上皮细胞正常凋亡机制的抑制, 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 同时还发现一些中药具有抑制 VEGF 表达,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 从而逆转与阻断囊性增生向恶心肿瘤的转化过程, 达到了治疗乳腺增生病, 干预和阻断乳腺癌的作用。

 

    三苯氧胺组为雌激素拮抗剂, 为目前公认治疗乳腺增生( 特别是囊性增生) 有效的药物, 由该临床实验可看出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可与三苯氧胺相媲美, 却没有三苯氧胺所致的皮疹、脱发、阴道出血等副作用, 故更能被患者所接受, 而笔者在临床治疗中的发现, 针对囊性乳腺增生的患者, 红金消结胶囊配合三苯氧胺口服治疗效果又优于单纯使用红金消结胶囊或三苯氧胺, 从这次临床实验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