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性流产孕妇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 人)和实验组(55 人),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方法为对照组孕妇进行治疗,采用口服达芙通的方法为实验组孕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实验组孕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不显著(P=0.813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孕妇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不显著(P=0.865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早期先兆性流产是指孕妇在妊娠 28 周前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并伴有轻微腹痛及腰部胀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引发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失调。研究证实,达芙通能治疗由内源性孕酮不足而引发的疾病。为了探讨分析应用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笔者选取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性流产孕妇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
机分为对照组(55 人)和实验组(55 人),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方法为对照组孕妇进行治疗,采用口服达芙通的方法为实验组孕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性流产孕妇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她们的年龄为 22 岁~ 41 岁,平均年龄为(28.5±8.5)岁,其中不伴有流产史的孕妇有 69 例,伴有1 次流产史的孕妇有 30 例,伴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史的孕妇有11 例,所有孕妇均符合早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诊断标准 :①在妊娠 12 周前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症状。②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结果呈阳性。③ B 超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妊娠囊。将这 110 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5 人)和实验组(55 人),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妊娠时间及孕次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情见下表。
1.2 方法
嘱所有孕妇保持良好的睡眠,并为其合理地安排饮食。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每次注射 20mg,每天治疗 1 次)的方法为对照组孕妇进行治疗,采用口服达芙通(每 12h 服用 10mg,直至先兆流产的症状完全消失)的方法为实验组孕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治疗时间。③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当 P < 0.05 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临床疗效的比较在实验组 55 例孕妇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孕妇有49 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89.6% ;在对照组 55 例孕妇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孕妇有 44 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80.0%。实验组孕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不显著(P=0.813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孕妇平均治疗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孕妇的平均治疗时间为(5.8±2.3)天,对照组孕妇的平均治疗时间为(6.2±2.4)天,实验组孕妇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不显著(P=0.865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在实验组 55 例孕妇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孕妇有 0 例;在对照组 55 例孕妇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孕妇有 6 例。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早期先兆性流产是指孕妇在妊娠 28 周前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并伴有轻微腹痛及腰部胀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引发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失调。研究证实,达芙通能治疗由
内源性孕酮不足而引发的疾病。为了探讨分析应用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笔者选取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性流产孕妇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 人)和实验组(55 人),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方法为对照组孕妇进行治疗,采用口服达芙通的方法为实验组孕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孕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不显著(P=0.813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孕妇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不显著(P=0.865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应用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