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凸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虽然现在针对 BPH 的治疗方法很多,尤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手术的风险很大 〔1,2〕。针对老年患者合并疾病不宜动手术的情况,本文采用盐酸特拉唑嗪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 BPH 患者,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 年 9 月至 2011 年 3 月在我院就诊的 BPH 老年男性患者 80 例,年龄 60 ~ 92〔平均( 73. 4 ± 12. 7) 〕岁,夜间排尿次数 4 ~ 9 次, 全日排尿次数 9 ~ 12 次。入选标准 〔3〕: ①年龄 > 45 岁, 小便频数而清, 伴排尿无力、 困难、 小腹胀满疼痛、 尿频、 夜尿增多等症状; ②肛门指诊显示前列腺增大、 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③B 超诊断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超过 25 ml,测定膀胱残余尿量超过 10 ml; ④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 IPSS) 不小于 12 分, 最大尿流量( Qmax ) 不大于15 ml /s; ⑤没有心脑血管、 造血系统、 精神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疾病,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⑥自愿接受本法治疗, 对本法中的药物不过敏,并且在治疗 1 w 前没有使用其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将 8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年龄、 症状、 夜间排尿次数、 全日排尿次数、 体重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1。
1.2 分组情况及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非那雄胺口服,5 mg /次,1 次 /d。治疗组联合应用盐酸特拉唑嗪片和非那雄胺,非那雄胺用法同对照组; 盐酸特拉唑嗪片口服,0. 2 mg /次,1 次 /d。连续服药 3 个月后比较各项指标变化。治疗期间禁辛辣食物、 烟酒等,注意休息, 避免疲劳、久坐和憋尿等情况。观察 IPSS、 Qmax、 前列腺体积( V) 及残余尿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 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IPSS、 Qmax、 Ru、 V 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IPSS 都明显降低,Qmax明显增大, Ru 明显降低, V 明显缩小; 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 P < 0. 05) ; 而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 3 个月、 6 个月及 12 个月前列腺体积分别缩小了 8. 26% 、 11. 52% 、 13. 61% ,。见表 2 ~ 表 5。
2.2 其他 治疗 12 个月过程中, 两组均未发生尿潴留、 血尿等不良事件。治疗组 9 例出现头痛、 头晕、 乏力; 对照组 11 例出现头痛、 头晕、 乏力,还有 2 例出现皮疹。
3 、讨 论
BPH 是泌尿外科中治疗周期性比较长的疾病, 多见于老年男性,通常会出现前列腺增大及尿路梗阻等症状, 从而导致尿流率降低和尿频、 尿急等症状 〔4〕。作为高选择性的 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松弛膀胱及前列腺平滑肌, 解除尿道阻塞, 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 是治疗 BPH 患者的有效药物 〔5〕。非那雄胺能选择性地抑制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 进一步缩小前列腺体积,增加尿流率,从而改善尿道流通状况。另外, 非那雄胺可通过雄激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管形成因素减弱, 导致血管形成减少,减少血尿发生 〔6〕。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盐酸特拉唑嗪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老年 BPH,临床效果尚佳,且作用迅速, 不良反应少, 为临床治疗老年 BPH 提供了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