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应用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少弱精子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E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还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精液各项指标及临床有效率。 结果:经过3个月的观察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2%;在精液指标方面,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精液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精子异常状态,提高受孕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随着全球卫生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不仅女性不孕症患者增多,男性精液质量也呈现下降趋势,男性不育症患者比例也日益增长。 精液指标异常是许多患者不育的主要原因,而少弱精子症则是精液异常的主要类型,有文献指出,46%的不育患者是由于少弱精子症引起的。本次研究为分析探讨应用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还少胶囊临床治疗效果突出,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至 2015 年 1 月于
我院接受治疗的90 例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措施避孕,排除女方因素且1 年以上未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 版)的标准符合少弱精子症的,精子浓度小于15 × 106/mL 或总活力(PR+ NP) 小于 40% 或前向运动百分率( PR) 小于32%。 采用 SAS 软件模拟产生的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45 例。所有患者参与研究前均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1~45岁,平均年龄为(34.8 ± 2.1)岁,不育年限分布在2~17年,平均为(4.7 ± 1.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2~46岁,平均年龄为(33.9 ±3.1)岁,不育年限分布在 1~16年,平均为(4.5 ±1.4)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该患者采用维生素 E 进行治疗,一天3 次,每次 100mg,治疗周期为3个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还少胶囊(重庆三峡云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一天3次,每次4 粒,疗程为3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不育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及相关疗效标准,可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方面,①痊愈:治疗结束后患者精液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或其配偶已受孕;②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配偶虽未受孕,但患者精液质量改善明显,精子浓度大于 15 × 106/mL,精子总活力(PR + NP)大于40%,且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PR)大于32%;③有效:治疗结束后精子活力、密度及活动率中至少有一项指标提高大于30%;④无效:治疗后患者精液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 SPSS 18. 0 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 t 检验以及 Χ2检验。以两组结果P﹤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5 例,显效 10 例,有效 15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88. 9%;对照组治愈 7 例,显效 10 例,有效11 例,无效 17 例,总有效率为 62. 2%。 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质量比较 在精液指标方面,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精液精子浓度、总活力及前向运动百分率均有一定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生殖系统疾病常常与环境、精神、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临床约有40%的不育病因未明,本次研究使用的还少胶囊是一类中成药,主要由熟地黄、山药(炒)、牛膝、枸杞子、山茱萸、茯苓、杜仲(盐炙)、远志(甘草炙)、巴戟天(炒)、五味子、小茴香(盐炙)、楮实子、肉苁蓉、石菖蒲、大枣(去核)等 15 味药组成。 还少胶囊出白宋代《洪氏集验方》中的还少丹,肉苁蓉、杜仲、牛膝、巴戟天均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干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精子膜结构和功能,促进精子生成,从而提高精子的活力和密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精子异常状态,提高受孕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