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贝伐单抗(阿瓦斯汀)引发的上海“眼药门”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随后媒体报道称,全国至少有三十多家医院开展使用阿瓦斯汀用于类似眼部治疗或研究。
贝伐单抗于2010年月26日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进口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同时改名为“安维汀”。上海“眼药门”事件争议焦点在于,原本治疗肿瘤的药物为何用于黄斑变性。而《中国处方药》网络版上面的一篇研究结果或许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贝伐单抗被用于黄斑变性。
此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试验旨在评价眼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靶向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131例湿性AMD患者(平均年龄81岁)以1﹕1入组,接受玻璃体内贝伐单抗(1.25 mg,6周内3次负荷量注射;如有需要,可再次注射)或标准治疗。主要终点为第1年(54周)视敏度增加不少于15个字母的患者所占比例,次要终点为视敏度视觉稳定和变化平均的患者所占比例。
5例因不良事件、失访或死亡而剔除。在基础视敏度的基础上,贝伐单抗组有21例(32%)患者达主要终点;标准组仅2例(3%),且需要再治疗者有4例。另外,在基础视敏度基础上,贝伐单抗组视敏度缺损不足15个字母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91%(59)vs.67%(44),P <0.001]。贝伐单抗组中位7次注射后平均视敏度增加了7个字母,相比标准治疗组减少了9.4个字母。在18周时出现的初始疗效(增加6.6个字母)可持续到54周,而54周时,所有观察终点都显示出贝伐单抗治疗优于标准治疗。贝伐单抗组的6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了注射相关的眼内炎或严重的葡萄膜炎。
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6周可变的复治方案中,1.25 mg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的疗效优于标准治疗,且眼部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一般治疗54周,视敏度可得到显著改善。
Tufail A, Patel PJ, Egan C, et al.
BMJ,2010,340:c2459(来源:中国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