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病因第一位就是激素,超过总发病率的57%。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摄入激素的途径和剂量有关,也与每个人各体差异和敏感性有关。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总剂量过大,或短期过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引起股骨头坏死,而大量饮酒者,以及糖尿病、类风湿病患者,再大量应用激素,其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会更高。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常见的误诊原因:早期膝关节疼痛误诊为关节炎;髋及下肢痛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发病误诊为髋关节结核等,应引起注意。故对于有上述症状体征者,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激素型股骨头坏死具有显著的发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药历史:在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病人中,必然有明显的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历史。不论是因患者其他何种疾病,短时期大剂量应用或较长时间的小剂量或维持量应用激素者,均可发生股骨头坏死。其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急缓,与应用激素药物剂理及总量的大小有关。发病最快者可在应用激素药物后三个月开始发病,最慢者可在用药后三年发病。在应用激素药物的同时,还与非激素类抗炎止痛药物长期交替使用的历史。也有些病人还常伴有轻微髋部外伤史。

二、双侧发病:激素型股骨头坏死一般都是双侧的,这和其他类型股骨头坏死的单侧症状有明显的不同。而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症状的表现也有常见的疼痛,跛行和严重时出现的塌陷等。[NextPage]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

1、髋部疼痛,是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开始时呈隐渐性钝痛,有时可出现急剧痛发作。疼痛部位以腹股沟区为主,并向大腿、臀部、膝部及腰部放散。因此,常常误诊为腰病或膝病。站立或行走增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2、患肢厥冷:在主诉髋痛的同时,多数病人还陈述肢冷。有的病人述说患肢像冰那样凉,有的病人反应患肢从里向外凉,像从骨头里往外冒凉气那样,冷中伴痛。

3、患肢短缩:病人常常自诉患肢比健肢短,检查时也可见双下肢不等长。由于病情不同,患肢短缩的情况不同。

4、患肢肌肉萎缩:患者就诊时均自诉患肢变细,从臀部、大腿到小腿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肉容量及肌张力均明显降低,肌肉松弛,从而患肢无力。

5、跛行:由于患肢短缩,肌萎无力,便会出现跛行。病情较轻者跛行不明显,但令病人快走或跑步时则明显表现出来,如为双侧发病者则表现步态蹒跚,或呈“鸭步”。

6、压痛:检查时,在髋关节周围均有压痛,尤以腹股沟、内收肌处压痛明显,在活动髋关节时,可出现活动痛。

7、关节活动受限:病人患病初期即感髋关节僵硬。由于疼痛,肌肉痉挛,而致关节外展、内收、伸屈、旋转均受限。检查时可见“4”字征阳性,托马氏(Thomas)征阳性。下蹲、盘腿动作均明显障碍,到病变后期,股骨头变形,患髋可出现半脱位,可出现川德伦堡(Trendelenburg)氏征阳性。[NextPage]

激素型股骨头坏死一旦发生,疼痛几乎相伴相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坚持按疗程治疗,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时断时续,要严格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切忌事倍功半。

2、治疗过程中,确定一种治疗方法后,不能滥用其它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和手段。

3、治疗过程中不能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它影响疗效的药物,慎用抗炎镇痛药。

4、不能饮酒、吸烟,不吃过于油腻食物。

5、注意保护正在康复中的髋关节,防止扭伤,跌伤及过度劳累,适当减少夫妻生活,并避免粗暴动作。

6、坚持减少负重直到骨修复正常。

7、按治疗阶段逐渐进行功能锻炼,模造髋关节。

8、对骨修复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必过于频繁复查X线片或CT,因为即使病情好转,X线片上也不会在短期内有变化。一般主张,3-6个月拍片一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