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善美阿仑膦酸钠片

[摘 要]: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2011 年 2 月—2013 年 10 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10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 53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第 1 天开始皮下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 50 U/次, 1 次/d, 2~4 周后隔日 50 U/次。治疗组术后 1 周内开始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每日早餐前至少 30 min 空腹用 200 mL 温开水送服 1 片/次, 1 次/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 36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级法( VAS)、 Harris 评分、髋部骨密度、愈合时间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 Harri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髋部骨密度均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髋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骨钙素、血鳞、尿钙/尿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钙、羟脯氨酸/尿肌酐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组骨钙素、血鳞、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尿肌酐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虽对骨折的愈合以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对骨密度的提升有明显增强作用,可促进血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一般老年人多发,手术风险较大。骨折手术后由于长期制动,会使骨质量迅速下降,正常老年人一周内会失去一年减少的骨头质量,占全身体质量的1%[1],从而大大增加患者二次骨折的发生率[2-3]。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二磷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等。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2011 年 2 月—2013 年 10 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106 例,其中男 36 例,女 70 例,年龄 65~80 岁,平均年龄( 73.6±5.49)岁,髋部平均密度( 0.71±0.12) g/cm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药物

阿仑膦酸钠片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10 mg/片;产品批号 007110110、007130610;鲑降钙素注射液由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1mL∶ 50 U;产品批号 S0172、 S0260。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53例。其中对照组,男 17 例,女 36 例;年龄 65~80岁,平均年龄为( 74.2±5.32)岁,髋部平均密度为( 0.72±0.04) g/cm2。治疗组,男 19 例,女 34 例,年龄 68~79 岁,平均年龄( 73.5±5.1)岁,髋部平均密度( 0.71±0.03) g/cm2。两组患者均采用 X 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且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无房颤。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骨密度、病程、病情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转子上方约 5 cm处,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分离肌肉至大转子,在大转子靠内侧前 1/3 和后 2/3 交界处插入髓内钉,最后置入静力锁钉,冲洗并闭合切口。术后第 1 天,两组均用 0.4 mL 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术后第 1天开始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 50 U/次, 1 次/d, 2~4周后隔日 50 U/次。治疗组术后 1 周内开始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每日早餐前至少 30 min 空腹用 200 mL温开水送服 1 片/次, 1 次/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 36 周。术后 1 周,两组患者均不负重下地活动,术后 4 周,两组患者均开始负重下地活动,完全愈合后,两组患者完全负重。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 4~14 个月,平均 9 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术后定期进行 X 线检查,观察内固定是否松动以及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直观模拟量表进行疼痛评价[4-5],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评分。 VAS 疼痛测量使用 1条长约 10 cm 的标尺,尺上有 0~10 等分刻度(“ 0”表示无痛 ,“ 10”表示最剧痛),让患者标示出能代表其疼痛的位置,所对应的分数即为疼痛程度评分。髋关节功能采用 Harris 评分系统评价[6],其观察指标有关节畸形、活动度、功能、疼痛;满分 100分,每 10 分一个组距,由高到低分别为优、良、可、差。患肢无疼痛,生活自理,功能大致正常为优;患肢轻微疼痛,外出用拐,生活基本自理为良;患肢疼痛,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为差[7]。

 

优良率=(优+良) /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抽血前 1 天,不能进食鱼肉类,尽量避免饮酒。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络合滴定法测定血钙;磷钼酸法测定血清磷;连续检测法检测碱性磷酸酶;采用偶氮胂III 法检测尿钙;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尿肌酐;采用氯胺“ I”法测定羟脯氨酸[8]

 

1.6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 VAS 评分、 Harris 评分、髋部骨密度和愈合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 Harri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髋部骨密度均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治疗后,对照组 Harris 评分平均( 68.32±4.42)分,其中优 4 例,良 6 例,可 40 例,差 3 例;优良率为 18.87%。治疗组 Harris 评分平均为( 67.65±5.52)分,其中优 4 例,良 7 例,可 38 例,差 4 例;

优良率为 20.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骨钙素、血磷、尿钙/尿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钙、羟脯氨酸/尿肌酐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组骨钙素、血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尿肌酐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 2 名患者发生轻微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并在 2 周内自行缓解,其他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变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愈来愈多,老年骨折的发生率也较高,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占 55%以上,因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是一大难题.

 

鲑降钙素是调节骨代谢的一种肽类激素,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还能降低骨转换率,并且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进而促进骨的形成,有效促进肠钙吸收,增加骨钙水平,改善骨结构,增加骨密度,降低血钙、碱性磷酸酶浓度,增加血磷和尿钙/尿肌酐浓度[9]。同时鲑鱼降钙素可增加促肾上腺激素分泌,具有中枢性止痛作用,同时也可调节前列腺素代谢,降低血钙从而调节疼痛受体的敏感性,具有外周止痛作用[10]。

 

阿仑膦酸钠是一种含氮原子的双磷酸盐,对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再吸收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可减慢骨丢失速度和减少骨吸收,提高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浓度,降低羟脯氨酸/尿肌酐浓度[11]。根据以往文献,髋部骨折后使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对骨折的愈合没有显著影响。二磷酸盐类药物在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对骨密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12]。

 

表 2 中,两组骨钙素、血磷、尿钙/尿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钙、羟脯氨酸/尿肌酐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组骨钙素、血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尿肌酐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阿伦膦酸钠联合降钙素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此外,国外研究也表明,二磷酸盐类药物在慢性持续增加骨密度的同时,也可提高骨质量,减少了椎体骨折、二次骨折的发生率,减缓了椎体变形的进展[13-14]。

 

综上所述,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虽对骨折的愈合以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对骨密度的提升有明显增强作用,可促进血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