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胶囊

摘要: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常见的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目前单独应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认为。其与焦虑抑郁至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有关,治疗上应该疏肝解郁。本文通过汇总近4年来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的文献,发现舒肝解郁胶囊在佐治功能性胃肠病上有较好疗效,应该给予推广。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种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临床上,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多见…。本文就此两种疾病的机制及治疗做此综述。

1、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发病机制探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西医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睡眠质量不好、年龄I>40岁、伴有焦虑抑郁、缺乏运动这5项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脾胃虚弱,土虚木寒”、“饮食不洁、食滞痰阻”为FD的主要病因病机。中医辩证分型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脾胃气虚型、寒热错杂型、湿热滞胃型,而临床以肝气郁结型为主。简单用中医观点来解释,即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可调畅情志,而长期反复的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到脾胃的收纳及运化功能,从而导致FD的发生。因此,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是FD的重要发病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无器质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临床上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性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西方国家以便秘型多见,我国则以腹泻型为主。西医认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肠道感染治愈后、胃肠道激素、精神心理障碍等是IBS的主要病因。有研究发现,IBS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在20%以上,远高于正常人群。有学者认为,焦虑和抑郁是感染后IB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IBS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密切相关‘4j。
   中医认为。“情志不遂”、“饮食劳倦”、“邪犯脾胃”等是IBS主要病因,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郁脾虚是其基本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寒热夹杂型、肠燥津亏型。临床以脾胃虚弱型多见,合并抑郁状态时以肝郁气滞型与脾胃虚弱型多见。概括来说,肝属木,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活动和疏土助运的功能。一旦肝失疏泄,则气机拂郁,脾运化受制,导致本病发生。肝失疏泄,一方面疏泄太过,肝强凌弱,横逆脾土,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另一方面,肝疏泄不及,木不疏土,脾失健运,运化失司,也可诱发此病。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继而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胃失通降是FGIDs的基本病机“这与西医的脑肠轴理论有很大相似之处。目前有学者认为,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生理功能是通过脑肠轴来相互影响的。脑肠轴作为大脑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的双向通路,可以将外在刺激反馈于高级神经中枢,通过脑肠肽影响胃肠道感觉、运动和分泌功能,而胃肠道症状也可以通过脑肠轴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脑肠肽既存在于胃肠道中,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当人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时,消化道可出现对各种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高度敏感,痛阈下降,消化道神经一内分泌功能失调,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功能性胃肠疾病。有学者认为,功能性胃肠疾病不是一个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一个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发病的关键启动因子可能是心理障碍。
   因此,在对症治疗FGIDs各种消化道症状的同时,应该辅以疏肝解郁药物,从根本上改善FGIDs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中,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焦虑抑郁方面收到了较好疗效,并在辅助治疗FGIDs中应用广泛。
2、舒肝解郁胶囊中药成分作用解析舒肝解郁胶囊的成分为贯叶金丝桃及刺五加。贯叶金丝桃又名圣约翰草,性味辛、寒,归肝经,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用于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心胸郁闷、关节肿痛、乳痈、乳少,是目前国内外报道最多、研究最深入、作用机制最明确的抗抑郁单方中药。目前研究认为,它能够抑制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和y一氨基丁酸、£一谷氨酸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重吸收,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达到抗抑郁作用。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用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尤其对神经功能有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作用。有学者发现,刺五加能够升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酪氨酸羟化酶(TH)、色氨酸羟化酶(TPH)的表达,而TH是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在儿茶酚胺的合成中起催化限速作用,大脑中TH活性高低直接影响NE、DA的生成;TPH是5-HT合成的关键酶,也是限速酶,其活性直接影响5-HT的代谢功能。该研究认为,刺五加通过升高海马组织中TH、TPH的表达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3、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应用
3.1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方面疗效一些学者运用随机对照法比较舒肝解郁胶囊及传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文法拉辛缓释片、黛力新片及舍曲林)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发现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有效,而且其有效率优于文法拉辛缓释片,与黛力新、舍曲林疗效相当。同时试验发现,治疗2周时舒肝解郁胶囊组与黛立新组患者在依从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4~6周治疗后患者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肝解郁胶囊组患者依从性更好,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担心长期服用西药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加之对纯中药固有的认同,使两者在长期用药依从性上出现显著差异。有研究发现,盐酸舍曲林在治疗抑郁症的起效较舒肝解郁胶囊更快,但治疗4~6周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效果与舍曲林相似,但起效略缓慢。
3.2 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的疗效研究有些学者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次,3次/d),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2粒/次,2次/d)及莫沙必利(5 mg/次,3次/d)口服,共治疗4~6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两项研究。2埘1随访6个月,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郝云龙、王凤香刮分别将120例及1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00 mg/次,3次/d)、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00 mg/次,3次/d),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2粒/次,2次/d)及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00 mg/次,3次/d)、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00 mg/次,3次/d)口服,疗程共4—5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黄勤等旧刊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根据症状给予胃肠动力药、抑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2彬次,2次/d)口服,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肖修玲等田1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9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优于对照组(80.4%);显效率49.1%,明显优于对照组(3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舒肝解郁胶囊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对症治疗,而且功能性消化不良复发率有所降低。
3.3 舒肝解郁胶囊在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的疗效研究 
   韩小勇等旧’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3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双歧杆菌活菌制剂lYl服,疏肝解郁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0.72 mg/次,2次/d)口服,黛力新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 mg/次,2 0:/d)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后疏肝解郁组及黛力新组患者焦虑、抑郁白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肝解郁胶囊治疗IBS在改善I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情绪等方面与黛力新疗效相当。
   黄伟东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用匹维溴铵(50 mg/次,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匹维溴铵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0.72 g/次,2次/d),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优于单用匹维溴铵
   田晓娟等口1J将100例IBS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用匹维溴铵(50 mg/次,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匹维溴铵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0.72 g/次,2次/d),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7.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还发现,治疗l周时两组HAMD抑郁症专业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时治疗组评分下降显著,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说明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起效较慢。
   综上所述,舒肝解郁胶囊佐治IBS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应用匹维溴铵等治疗,但其起效较慢,疗程应大于4周。

4、展望
   目前许多研究发现,FD及IBS患者同时合并抑郁的发病率均超过20%,而目前临床只单独应用几种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一般,并且易复发,同时病程的反复容易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单独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可以加强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但受我国传统观念“西药伤身”、“长期用药产生依赖”等影响,患者对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的依从性较差,而舒肝解郁胶囊可以疏肝解郁、行气健脾,一方面从病因病机人手治疗FGIDs,并可有效预防其复发,而另一方面其抗抑郁疗效与传统抗抑郁西药相同,加之人们对纯中药固有的认同,使舒肝解郁胶囊在患者依从性上较其余抗抑郁药物有更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有研究发现,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效果起效较缓慢,需要长期用药,建议连续用药4周以上方能达到较满意效果。随着对舒肝解郁胶囊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其在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价值得到的众多肯定,舒肝解郁胶囊胶囊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