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美隆米氮平片

【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片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康复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04 年至2006年6月收治的109 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米氮平片组(55 例)和对照组(54 例)。全部均行常规治疗,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促进神经保护和脑细胞代改善抗血、抗凝、微循环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氮平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5%,对总有效率为 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片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佳,及其中康复极为有效,是提高患者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会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都会造成较为明显地影响,是一种卒中后急性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卒中后抑郁会大幅度降低卒中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因此,备受康复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医生的关注。研究表明,无论是卒中的康复过程,还是功能性抑郁,都存在与脑可塑性改变有关的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现代医学证实,PSD 的功能性抑郁和生物化学机制存在着共性,主要是通路的改变能够被羟色胺(5-HT)来予以神经传递[4]。本文就米氮平片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09 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女例,男 67 例。年龄 45~75 岁,随机将所有患者分米氮平片组(55 例)和对照组(54 例) 。两组患者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出血性中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缺性卒中患者给予促进神经保护和脑细胞代谢、改善血、抗凝、微循环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上,给予米氮平片 15 mg/d,晚上一次顿服,至时加量至 30 mg/d,晚上一次顿服。共连用 12 周。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不合用其他抗抑郁药物及镇催眠药物。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肝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评价 以治疗后12周时HRSD评分减分率为依据,无效:减分率<25%;有效:减分≥25%;显效:减分率≥50%;痊愈:减分率≥7
1.3.2 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价,重度神经功能缺损 31~45 分;中度神经功16~30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0~15 分为。 
1.3.3 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采用Barthel指数评常:100 分;轻度残疾:75~95 分;重度残疾:5074 分;严重残疾:25~45 分;极严重残疾:0~20 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其中无效 3 例,有效 4 例,显效 13 例,痊愈 35 例;对组总有效率为 57.4%,其中无效 23 例,有效 11 例显效11 例,痊愈9 例,两组比较差异(P<0.05)
2.2 HRSD评分变化、认知功能评价、神经功能缺和BI变化。见表1~3。 


3、讨论 
   PSD 发生率占脑卒中患者的 25%~60%,他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患者神经功能的转归和康复会受到 PSD严重影响。临床试验已证实,患者的生存率能够被早期抗抑郁治疗措施而有所提高,可以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较好地改善。米氮平片目前被国内外认为是一种应用较佳的抗抑郁药物,有双重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少,作用起效快,能够产生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本组资料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HRSD 评分变化、认知功能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和 B变化都要远优于对照组,这说明米氮平片对 PSD患者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功能转归及生活质量,依从性好。 
   综上所述,米氮平片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佳,及其对卒中康复极为有效,是提高患者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