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2014年丹东市振兴区医院收治的82例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l例。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片13服,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13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病人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减分率;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减分率(35.8±6.23)%,略高于对照组的(32.4±6.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88%、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5L()c2=4.10,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三又神经痛的疗效与卡马西平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于无法耐受卡马西平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可选用奥卡西平作为替代药物。
三又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三又神经脱髓鞘产生的异位动作电位冲动或伪突触信号传递有关。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70%一80%的病人>40岁,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2~3倍。三叉神经痛一般局限于1—2支神经分支,以第2、第3支多见,多为单侧,3支同时发作较少见。三叉神经痛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突发突止,无征兆,病人在间歇期完全正常。研究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周围性癫痫样放电.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为二线用药。然而,在国外的诊疗指南中,二者均是治疗三又神经痛的一线药物,只是卡马西平的循证学证据高于奥卡西平。但是,我国已上市的奥卡西平适应证中无三叉神经痛。长期应用卡马西平需要监测血药浓度,而且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4年我科收治的三叉神经痛病人82例,男30例、女52例;年龄23—65岁,平均(43.7±18.4)岁;病程3个月~15年;轻度22例、中度45例、重度15例。诊断依据:病人均有三又神经分布区域的发作性疼痛,发作无征兆,发作间歇期病人正常;疼痛性质为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单侧发作,发作时间一般≤2 min;咀嚼、刷牙等面部动作可刺激疼痛发作;发作期间查体无三叉神经感觉或运动功能受损。排除标准:既往服用过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或同类成分者;对上述两种药物过敏者;肝功、肾功严重异常无法用药者口。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片口服,起始剂量600 mg/d,增J111600 mg/周,直到疼痛缓解,最大剂量2 400 mg/d。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I:1服,首次用药100 mg,27欠/d;第2天后,增加100~200 mg/2 d,直到疼痛缓解,最大剂量1.2 g/d。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即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O”和“10”,oN表示无痛,loN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疼痛。让病人在标尺上标出能代表白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VAS减分率,VAS减分率=(治疗前VAS评分一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VAS减分率:观察组(35.8±6.23)%,略高于对照组的(32.4±6.1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q).98,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嗜睡、皮肤过敏各l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88%;对照组出现嗜睡3例、皮肤过敏2例,乏力、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P<0.05)。
3、讨论
有关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相关学说包括骨性压迫学说、神经变性学说、癫痫发作学说及微血管压迫学说等。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特殊治疗(封闭、电凝等)。传统治疗药物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西泮、氯苯氨丁酸、哌咪清等。奥卡西平是一种新型第2代抗癫痫药物,是卡马西平的l 0一酮基衍生物,主要是通过其活性单羟基代谢物(MHD)发挥作用,具体机制为阻断钠通道、稳定兴奋过度的神经细胞膜、抑制神经反复性放电,从而减少突触的冲动传递;另外,奥卡西平还能够抑制因高电压而激活的N型及P型钙通道。
本研究结果显示,奥卡西平治疗三又神经痛的疗效与卡马西平相当,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笔者认为,尽管目前奥卡西平的适应证尚无三又神经痛,但是可以在那些无法耐受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病人中,尝试选用奥卡西平作为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