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谷胱甘肽抗氧化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胱甘肽治疗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谷胱甘肽片200rag,3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抗氧化剂。两组在治疗前、后每3个月分别测血清谷胱甘肽、IgG、IgA、IgM、补体C。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IgG、IgA、IgM、补体C3和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各项指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感染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P<0.01)。结论:口服谷胱甘肽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谷胱甘肽浓度,免疫指标提高,肺功能改善,降低感染恶化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氧化/抗氧化失衡、气道和肺部炎症、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及免疫失衡等有关。治疗上主要是控制感染恶化期症状,但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近年来,氧化应激、氧化/抗氧化失衡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多项研究实验表明,抗氧化治疗能缓解和(或)抑制COPD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有可能改变疾病的病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在保持气道上皮细胞完整性、抵御肺部损伤与炎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组研究旨在观察GSH对COPD患者的抗氧化作用与感染恶化频率的探讨,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COPD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70例,女6例,年龄68~87岁,平均68.3岁。所有患者均在感染恶化期控制、病情稳定1周以上入选。诊断标准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感染恶化的临床判断为严重咳嗽、痰量增加或脓痰,可伴有病毒或细菌感染。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SH治疗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38例,女4例,平均年龄70.3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32例,女2例,平均年龄69.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率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氧疗、祛痰及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GSH片600mg/d,分3次服用。GSH由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并提供。两组疗程为6个月。
3、评价指标 每位入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每3个月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1分离血清放入冰箱等测。检测项目包括GSH水平,免疫指标(IgG、IgA、IgM及补体C3)、肝、肾功能。GSH水平检测按照上海执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内说明书进行操作。肺功能测定采用德国MEKPO产Soiosta—DX肺功能仪,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on,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l)、最大呼气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相关指标和感染恶化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PSSm。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采用i士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O.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1、两组治疗前后谷胱甘肽和免疫指标变化 见表1。两组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GSH水平、免疫指标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3个月后各项指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
(表1)显改善(P>0.05)。在研究的6个月中,两组经历感染恶化1次或多次,其中治疗组经历恶化21例,占50%;对照组经历恶化25例,占74%;治疗组感染恶化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见表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有极显著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肺功能有显著性改善(P<o.05)。
讨 论
GSH是含有巯基的非蛋白三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存在。GSH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在保持气道上皮细胞完整性,抵御肺部损伤与炎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提高体内GSH的水平能增强肺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抵御氧化应激。体外研究结果证实,细胞外GSH浓度在500 um可以拮抗肺上皮细胞渗透性的增加。Gillissen等研究中给羊雾化吸入中性粒细胞蛋白酶抑制剂可增强肺上皮细胞内衬液GSH的水平。这些研究资料表明,外源GSH对COPD患者的气道和肺部具有保护和防治作用。
根据本组病例观察,治疗组服用GSH治疗后,血清GSH水平和IgG、IgA、IgM、补体C。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3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GSH水平、免疫力有显著提高,而且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观察6个月中,治疗组的感染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P<0.01)。本组资料表明,外源补充GSH能提高COPD患者的GSH水平和免疫指标,改善肺功能,降低感染恶化次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广泛的证据表明,COPD患者的气道与肺实质处于持续性炎症反应,氧化剂在体内大量聚积,血液循环中抗氧化剂的活性减少或耗竭,出现氧化/抗氧化失衡,加重气道和肺部的损伤,有效提高体内GSH水平可以抵御氧化应激,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气道和肺的炎症损害。②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因素。由于COPD患者长期慢性病理状态,氧化/抗氧化失衡,防御机能受到破坏,包括免疫机能的下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疾病的病程发展,有效补充体内GSH水平,保持COPD患者体内抗氧化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免疫机能得到加强。体外研究资料显示,GSH可增加IL一2分泌,降低IL一4生成和诱导的IgE生成,进一步证实GSH除了抗氧化作用的同时,对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具有一定的
促进恢复和增强作用。研究中我们也注意到,外源补充GSH需要长期的持续才能保持体内GSH浓度,维持抗氧化系统的平衡,降低感染恶化次数,延缓肺功能衰减。
总之,氧化/抗氧化失衡在COPD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增加体内GSH的浓度,可提高COPD患者气道和肺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机能,降低感染恶化次数,控制疾病进展。但应用抗氧化剂治疗CoPD降低感染恶化率和改善病情的疗效与作用之间的具体机制,尚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