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脉管炎患者中存在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减少的现象,并且脉管炎被治愈后Treg细胞数量又自行恢复。专家猜测诱导Treg细胞或许对HCV脉管炎患者有益。那么,如何缓解丙型肝炎脉管炎?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David Saadoun博士及其同事开展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Ⅰ/Ⅱa期临床试验,以评估反复注射小剂量白介素2对存在自身免疫的HCV感染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试验中共招募了10例患者,男女各半,中位年龄为58.5岁,平均HCV感染病程为30年。8例患者有紫癜表现,8例存在神经病变,6例表现为无力,3例有关节痛,1例累及肾脏。常规抗病毒治疗和(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对脉管炎疗效不佳。

10例患者首先接受了为期5天的皮下注射白介素2(150万IU/d,为目标剂量的一半)治疗和安全性监测,结果:所有患者的Treg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增加,不良事件轻微且为一过性。经过一段洗脱期后,所有受试者再接受白介素2(300万IU/d,即目标剂量)治疗3个5天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均设置洗脱期。

试验结果显示,在各个治疗期中,Treg细胞百分比均上升,但尚不清楚其上升的原因是增加剂量还是增加疗程,或者二者兼有。

通过试验可知,经过小剂量白介素2免疫治疗,T细胞功能被“高度抑制”。治疗期间,血清冷球蛋白水平下降,虽然患者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其HCV病毒载量却出现了轻度但显著的下降。10例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性脉管炎患者中有8例的HCV所致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脉管炎也明显缓解:8例紫癜患者、3例关节痛患者的症状均消失,8例神经病变患者中6例缓解,1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随着Treg细胞增至峰值,可观察到明显的临床改善。

专家指出,这项小规模研究显示,“通过上调Treg细胞而抑制T细胞免疫,可能使HCV感染患者的病毒载量增加”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但他也提醒道:“由于随访时间仅有3-4个月,白介素2治疗的长期效应尚不明确,Treg细胞持续增加对于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仍是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