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传染性很强,虽然不同于甲肝乙肝,是能够治愈的,但是由于其发现往往较晚,导致了治疗难度的加大。因此,有效预防丙肝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日前,丙肝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日本广岛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人体中的NPC1L1蛋白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遏制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有助于预防感染丙肝病毒。
“NPC1L1”人体蛋白质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受体角色,它能与丙肝病毒结合从而引发感染。如果能阻止NPC1L1蛋白质发挥作用,就能使丙肝病毒的感染效率显著降低,将来有望据此开发出新的丙肝防治方法。
NPC1L1是一类与NPC1同源的蛋白,存在于肝脏和小肠的细胞上。此前的研究发现,在其他蛋白质的帮助下,NPC1L1可以将食物中的胆固醇转运到细胞,再储存在肝脏中。由于“NPC1L1”人体蛋白质具有吸收胆固醇的功能,医学界已经开发出通过遏制这种蛋白质发挥作用来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依泽替米贝。
经过人体细胞进行的实验发现,将依泽替米贝添加到丙肝病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无论丙肝病毒属于哪种基因类型,其数量都减少了。此外,研究小组还将人体肝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然后再投放依泽替米贝,结果即使给小鼠注射丙肝病毒,也能遏制感染。
综上所述,通过遏制“NPC1L1”人体蛋白质的功能,可有助于预防感染丙肝病毒,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