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第42届年度会议(2006年6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上公布的数据表明,靶向mTOR激酶抑制剂Temsirolimus单独给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进展期肾癌的一线疗法。在多个国家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中期分析显示, Temsirolimus单独治疗可将进展期肾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地延长50%(对照组为标准治疗药物干扰素α)。接受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与单独使用干扰素α的患者相比,总生存期延长了15%。
初诊时即有25%-35%的肾癌患者已属于进展期,包括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过20%,而高风险的危重患者总生存期不到半年。肾癌的标准疗法通常为采用干扰素α或白细胞介素2的免疫疗法。

不多的治疗药物
Gary Hudes博士评论说:“进展期肾细胞癌是一种特别难治的癌症,目前尽管有些进展,但是可供病人选择的疗法很少。” Gary Hudes博士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Fox Chase癌症中心。
Temsirolimus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肾癌的靶向制剂,特异性抑制mTOR(哺乳类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mTOR激酶是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成分,与调节细胞生长和生存有关。Ⅱ期临床研究显示,Temsirolimus单药疗法治疗患有细胞因子耐受性转移性肾癌,无疾病进展存活期和总生存期的数据结果令人鼓舞。通过对高危病人的基础数据进行回顾性亚组分析表明,接受Temsirolimus治疗的患者与以干扰素α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相比,前者的总生存期比后者延长了17%。Ⅰ期临床研究显示,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具有临床抗瘤功效,这之前的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了上述两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在多个国家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中期分析结果公布于美国临床肿瘤学大会,该项研究对单独使用干扰素α与单独使用Temsirolimus或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危重肾癌患者进行了对比。
这项研究的准入标准为以前未曾接受过系统治疗的Ⅳ期或复发性肾癌患者。此外,还包括卡诺斯基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超过60%,以及符合6项危险因子的3项或3项以上(5项Motzer标准和至少一个转移病灶)的患者。
26个国家209个研究中心的626名患者被随机分组,接受标签公开的开放式治疗,其中209名患者静脉注射Temsirolimus 15mg,每周一次;210名患者静脉注射Temsirolimus 15mg,每周1次,外加皮下注射干扰素α6MU,每周3次;其他患者皮下注射干扰素α18MU,每周3次。
患者中位年龄59岁,69%为男性。83%的患者卡诺斯基评分基础值不超过70%,67%的患者以前做过肾脏切除手术,81%的患者为透明细胞型肾癌,82%的患者从确诊到随机分组的时间间隔不到一年。32%的患者符合3项危险因子,而62%的患者符合3项以上。另外,82%的患者出现2个或以上转移病灶。
这项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为总生存期,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无疾病进展存活期、至治疗失败时间、总应答率和临床获益率。

可延长总生存期
在对病人跟踪治疗13个月(中间值)后进行中期分析,治疗结果为:442人死亡,Temsirolimus治疗组死亡率为67.5%,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组死亡率为72.4%,干扰素α治疗组死亡率为72.0%。
与单独给药干扰素α相比, Temsirolimus单药治疗可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可将总生存期的中位值延长49%(风险比为0.73)。
接受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其总生存期中位值比单独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延长了15%(风险比为0.9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接受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的中位值分别为10.9个月和8.4个月,而单独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仅为7.3个月(见表1)。

 

表1 疗效结果
(n=207) 干扰素α Temsirolimus(n=209) 干扰素α+ Temsirolimus(n=210)
总生存期(月)
中位值 7.3 10.9 8.4
无疾病进展存活期(月)
中位值 1.9 3.7 3.7
至治疗失败时间(月)
中位值 2.1 4.0 3.5
应答率(患者的%)
客观反应率 7 9 11
临床获益率 29 46 41

 
对无疾病进展存活期的影响
Temsirolimus治疗组中无疾病进展存活期明显延长。接受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中间无疾病进展存活期均为3.7个月,而单独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仅为1.9个月(见前面表1)。
Temsirolimus治疗组中至治疗失败时间也同样明显延长,接受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至治疗失败时间中间值分别为4.0个月和3.5个月,而单独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仅为2.1个月。
Temsirolimus治疗组、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组以及干扰素α治疗组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9%、11%和7%。相应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6%、41%和29%。

耐受性更好
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组中3-4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而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组以及干扰素α治疗组分别为87%和85%(见表2)。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组中3-4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干扰素α治疗组显著降低了16%,因此研究人员报道:“患者对Temsirolimus单一制剂的耐受性比干扰素α更好。”
3个治疗组中,报道最多的3-4度不良事件依次为虚弱、贫血、呼吸困难和恶心(见表2和表3);与其他2组服用干扰素α的患者相比,接受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的患者较少发生虚弱和恶心(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
 干扰素α(n=203) Temsirolimus(n=209) 干扰素α+ Temsirolimus(n=209)
3-4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
≥1个不良事件 85 69 87
虚弱 27 12 30
恶心 5 4 2
皮疹 0 1 2
呼吸困难 8 9 11
腹泻 2 1 5
外周水肿 0 0 2
呕吐 3 3 2
口腔炎 0 1 5

 另外,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组中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的发生率较低(仅为7%),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组为22%,干扰素α治疗组为14%。
Temsirolimus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和高血糖,这些不良反应在干扰素α治疗中较少报道,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并不严重,很容易得到控制。据报道,接受Temsirolimus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皮疹的比率为37%,单独接受干扰素α的为5%,接受Temsirolimus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为16%(见表2)。相应地发生高血糖的比率分别为26%、11%和16%(见表3)。

表3 血液化验异常发生率
 

 

 干扰素α 

 Temsirolimus

 干扰素α+ Temsirolimus

 贫血

 24

 21

 39

 高脂血症

 1

 7

 2

 高血糖 

 1

 10

 4

 肌酸酐增多

 1

 4

 2

 血小板减少

 0

 1

 9

 中性白细胞减少

 8

 3

 14

 
第一个提高总生存期的新型药物
Hudes博士说:“前几年还没有治疗肾癌的理想药物。FDA目前已经批准了2个新药,还有几个前景不错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Temsirolimus是这些新型药物中第一个可提高肾癌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而且,这是首次针对于进展期肾癌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这些患者无法达到其他临床试验的要求。”Hudes博士认为,这些治疗肾癌的新型靶向药物可使患者获得最大利益,下一步的目标是确定这些药物的最佳给药方案。


标准的一线治疗药物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全球性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mTOR是肾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每周静脉注射Temsirolimus25mg可以作为治疗转移性肾癌和高危肾癌的标准一线疗法。”
Temsirolimus由美国惠氏公司开发。